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

英格兰长弓兵_英格兰长弓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中世纪英国长弓的射程和威力如何?2.英格兰长弓的简介3.英国的长弓威力很大么?4.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5.介绍一下中世纪中英格兰长弓兵(长短,重量,射速,射程……)和著名战役“英格兰长弓为什么不做反曲”,紫杉的硬度和密度极高这也是它能够成为优秀弓材的原因,但相同的原因使得它并不适合做反曲。反曲通常是以角弓形式出现,即采用适中硬度的木材作为弓胎,再使用弹性(储能)更佳的材料做弓臂,已

1.中世纪英国长弓的射程和威力如何?

2.英格兰长弓的简介

3.英国的长弓威力很大么?

4.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

5.介绍一下中世纪中英格兰长弓兵(长短,重量,射速,射程……)和著名战役

英格兰长弓兵_英格兰长弓

“英格兰长弓为什么不做反曲”,紫杉的硬度和密度极高这也是它能够成为优秀弓材的原因,但相同的原因使得它并不适合做反曲。反曲通常是以角弓形式出现,即采用适中硬度的木材作为弓胎,再使用弹性(储能)更佳的材料做弓臂,已经完全脱离了英格兰单体弓的范畴,紫杉就不再是合适的材料。

接下来,解释“英格兰为什么不用其他材料发展角弓(反曲)”:

所有“最好的武器”如果没有在实战中被采用,绝大多数是成本问题。

1)制作成本,角弓(复合弓)的制作成本,远高于单体弓,需要有熟练的工匠,多种合适的材料,制作周期也非常长;英格兰在紫杉的基础上发展出的单体长弓,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中低水准制作的角弓,从制作上几乎只需要成型+驯弓(其实就是把一根木棍削一削再弄弯就OK了)。为了提高有限的威力而转用角弓技术,对于大规模更换部队来说性价比不高。

2)保养成本,单体弓一旦驯好,不易变形扭曲,对抗潮湿的表现也很出色,而且因为几乎没有什么加工,不存在内部应力等因素,在较苛刻的战斗环境中即便缺乏保养也能够坚持(类似AK47),而角弓则娇气很多,制作过程中的缺陷会在战斗环境中放大,缺乏保养、潮湿等因素都会造成损坏和性能急剧下降。所以从保养方面长弓成本更低。

3)训练成本,长弓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正规军到田野里的牧羊人都对长弓很熟悉,相当于入伍前用的武器和入伍后操作完全相同。对于大规模组建弓箭部队来说,降低训练成本和周期极为重要,步兵只要给把刀多少也能产生战斗力,但弓箭手未经训练就是白白送死的。

从以上三点来看,长弓对于英格兰这种地少人少,需要以有限人力、物力、财力对抗大陆国家的军队来说,长弓是比角弓更好的选择。

中世纪英国长弓的射程和威力如何?

据信,人类在5万年前就开始使用木质竹质弓箭。为了狩猎和战争的需要,弓箭需要一定的杀伤力,弓身会制作的很粗壮,同时又要保证足够的弹性效率和拉长,因此竹木弓一般都比较长,所以这样的弓统称为长弓。英格兰长弓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种著名的长弓,因其对历史有重要影响。英格兰长弓源于威尔士,后来传到英格兰,弓长六英尺,使用的箭有三英尺长。由长弓所发射的弓箭能够轻易地刺穿普通步兵所穿的皮制护甲;通过用力地拉紧弓弦可以增强弓箭的杀伤力,能够刺穿重装步兵或骑兵的坚固装甲。以长弓来作射击,需要有足够多的训练;一个有经验的长弓手可以在一分钟内作出六次高命中率的射击。长弓具有很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中世纪的战场上,大批长弓手能够给敌人造成极大的杀伤。他们并不会射击个别的目标物,而是向敌军所占据的区域作出严密射击。如果以每分钟射出六支弓箭来计算,三千个长弓手就能够向密集的敌军队形发射一万八千支弓箭。这种区域攻击的效果可以让敌方人马受到很大的创伤。在百年战争中,法兰西的重装骑士们不得不面对了遮蔽蓝天的箭影,与它们呼啸而来时所发出的锐利声响。英格兰长弓的主要材质是紫衫木。

英格兰长弓的简介

英格兰长弓是冷兵器时代最强悍的武器之一。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任何其它的弓创造过长弓这样传奇般的战例和不可战胜的神话,它对其它所占据压倒性优势从未动摇过。

如果你检视下附图中的长弓,肯定会觉得这种构造简单的东东怎么可能创造如此神话般的威力。人类发展史上,为了提高弓的威力,可谓费劲了心机。我们知道,复合弓的出现使弓的性能上了个大台阶,人们使用鱼胶把牛角贴在弓的正面,把动物筋腱贴在反面,两端加上弓弰,再加上采用反曲弓的构造,使弓的威力得到巨大的提高。采用其它原理的也有,反正是要挖空心思提高弓的储能性。

与这些工艺极复杂、成本极昂贵的复合弓相比,英国长弓简单到不可思议。它就是拿根“破木头”弯成的,未上弦是完全就是一根扁担,即没有使用复合材料,也不是反曲弓造形。所以这种玩艺儿居然能成为神话般的大杀器,实在让制造复合弓的大师会觉得太没天理了:我花几个月用无数极品材料制造的弓,怎么会不如英国佬两小时就能拿根破木头“粗制滥造”出来的玩艺呢?

更觉冤枉的是复合功的使用者。单从储能的角度讲,有人计算英国长弓的储能不到亚洲复合弓的一半,882J/Kg比近1960J/Kg。长弓的拉力与不到亚洲复合弓的一半,36公斤比80公斤。所以亚洲弓手们更不服啊:凭什么花了一倍以上的力气拉弓,也没有取得英国长弓手般的战果呢?

但长弓空前绝后的战绩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直接现代,科学家们都很想揭开长弓威力之谜。

我看过美探索频道的一期节目,科学们通过对玛丽罗斯号古沉船里打捞上来的那个时代的英国长弓,基本上揭开了这个神话的技术依据。

首先是长弓的长度占优,约1.5至2米长。弓越长储能性越好,威力越大,这个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其次是长弓的制造材料精良,比如好的长弓拿产自西班牙等地的紫杉木制造,强韧且弹性极佳,以致英王要求外商拿紫杉交税,而西班牙人也曾吃亏长弓亏后砍伐掉紫杉林防止为英所用。从双方对这种木材的态度也可看出,材料性能对长弓多么重要。

但这两条都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前面已经提到储量数据的差距了。不过前述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是拿后世流传的长弓计算的,而这次打捞上来的中世纪优质长弓比这强些,拉力估计可达70公斤左右,但长弓拉力不如高档的复合功也是事实。英国人不过是通过长度和材料尽可能提高木材的性能罢了。如果拿普通木材做短弓,储能还要低很多。

最有趣的是,现代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当长弓使用同样材料造成弓体和箭杆时,竟然会发生一种神奇的效果。慢镜头显示,弓手松弦时,箭杆会发生往返弯曲振颤,且频率使其在穿过弓体时,正好避开弓体。也就是说,别的弓发射时,箭杆和箭羽因为与弓体磨擦,消耗了能量也影响了精度,而英国长弓却没有这个问题。也许英国人不是故意这么设计的,他们不可能懂什么振颤偶合之类的高科技知识,但客观效果却确实如此。

所以,虽然英国长弓的储能性不是最好的,但真正作用到箭体的能量却极高。特别是和弩(即西方人所谓的十字弓)相比,强弩的储能肯定远大于长弓,因为弓只能单臂拉开,而弩可用借腰背腿的力量双臂拉开。但弩箭却是平放在支架上,它发射与木架的磨擦力很大,消耗了不小的能量。这就是英国长弓能达到强弩威力的原因。

更关键的是长弓的使用方法与众不同。别的弓大多是直射使用,随飞行距离能量不断损失,直到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但长弓最经典的射击是45度向上方,飞行前段是动能换势能,后段是势能换回动能,最后靠箭体重量几乎垂直地从天下砸下来,甚至可以射透重甲骑兵的厚甲。现代人拿长弓平射中世纪的板甲,发现它虽能击穿1.2毫米的板甲,但很难穿透当时达到2毫米的正面胸甲,没什么特别神奇之处。但当年英国人拿长弓远程屠杀法国重甲骑兵,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这正是发射弹道不同的缘故,用平射方式是很难理解长弓的威力的。

走高空射道不仅能使箭的最终着速大威力强,也能使射程增加,这个45度弹道最远的弹道连小学生都知道。长弓最远可射400码,以至英王曾下令禁止长弓手在200码击。这个射程肯定是属于弓类中相当可观的,甚至亚洲的复合弓也未必比得上。

长弓真正最强悍之处在于它的发射速度,精确射击点目标的射速通常是6发/分,远射大致瞄准时12发/分,而极限可达15发/分!这个射速不要说强弩,就算其它的弓都差远了。这个惊人的射速主要得益于其相对较轻的拉力(比复合弓小一半噢),合理的人机工程(前臂伸直拉弦至眼部正好36公斤拉力),加上科学的射击流水作业程序(将箭事先插面前土中,取箭拉箭发射一气呵成,频率极快)。特别是大兵团作战时,并不要求弓手瞄准某个点目标发射,而只要求射到敌重兵集群那个范围内就好,因此完成可以省略瞄准的时间。因此以5千弓手,12发/分射速计算,每分钟可向敌重兵集团发射6万支箭,端地是暴风骤雨般的火力,相当于现代战争中机枪对密集敌军的屠杀!

看看实战效果:

克雷西战役中,4万法国重骑兵加6千瑞士弩手进攻500英国骑兵加7000长弓手,前期对抗中弩手落花流水溃散,法方被射杀约15000人而惨败,英军损失不到300人。

金阿库特战役中,法方近4万重骑兵加7千手,而英方只有900重甲步兵加5000长弓手(多数还拉着痢疾,士气不高)。但在英国长弓手暴风骤雨般射击下,法方损失近两万人惨败,英国只死了250人左右。

如此悬殊的事先力量对比和事后一边倒的结果,完全得益于英国长弓惊人的威力,其压倒性优势不容置疑。这样的战例,在冷兵器时代的弓箭使用中从未发生过,也是兵器优势的著名战例。

曾有学者在综合计算射程、威力、射速、可靠性等各因此,得出中世纪后期各种兵器的综合性能对比为:普通弓21分,长弓36分,弩33分,16世纪火绳枪10分,17世纪滑膛枪19分,18世纪燧发枪43分。可见,长弓的性能无愧于冷兵器之王,甚至早期火器亦不能与之相比,直到18世纪的燧发枪才比它更强。

不过,长弓的被淘汰早于18世纪。因为它对射手的训练要求很高。拉力不是大问题,因为它比亚洲复合弓拉力小。但如此快速的连续射击,还是对体力有较强要求,特别是保持精度和速度,需要长期训练。16世纪时英国将领经常抱怨能达到标准的弓手人数较少,还不如拿火枪算了。

总结一下,对英国长弓的威力,我们既不要神话,也不要低估。长弓的储能性远不及亚洲复合弓是事实,但发射出去的箭的威力却接近,特别是靠独特的高弹道发射方式获得了复合弓也难达到的射程和穿透力,超前的面积杀伤原理使之获得了超高的射速,使之在大兵团作战中的威力没有任何其它兵器可与之相提并论。如此威力加上低廉的造价,说它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好的弓并不过分。而亚洲复合弓因为要以较小的尺寸达到极大的储能,所以制造的科技合量更高,这种小而硬的弓使用较费劲,实战中并没有英国长弓那样效果好。英格兰长弓是冷兵器时代最强悍的武器之一。人类历史上,从没有任何其它的弓创造过长弓这样传奇般的战例和不可战胜的神话,它对其它所占据压倒性优势从未动摇过。

如果你检视下附图中的长弓,肯定会觉得这种构造简单的东东怎么可能创造如此神话般的威力。人类发展史上,为了提高弓的威力,可谓费劲了心机。我们知道,复合弓的出现使弓的性能上了个大台阶,人们使用鱼胶把牛角贴在弓的正面,把动物筋腱贴在反面,两端加上弓弰,再加上采用反曲弓的构造,使弓的威力得到巨大的提高。采用其它原理的也有,反正是要挖空心思提高弓的储能性。

与这些工艺极复杂、成本极昂贵的复合弓相比,英国长弓简单到不可思议。它就是拿根“破木头”弯成的,未上弦是完全就是一根扁担,即没有使用复合材料,也不是反曲弓造形。所以这种玩艺儿居然能成为神话般的大杀器,实在让制造复合弓的大师会觉得太没天理了:我花几个月用无数极品材料制造的弓,怎么会不如英国佬两小时就能拿根破木头“粗制滥造”出来的玩艺呢?

更觉冤枉的是复合功的使用者。单从储能的角度讲,有人计算英国长弓的储能不到亚洲复合弓的一半,882J/Kg比近1960J/Kg。长弓的拉力与不到亚洲复合弓的一半,36公斤比80公斤。所以亚洲弓手们更不服啊:凭什么花了一倍以上的力气拉弓,也没有取得英国长弓手般的战果呢?

但长弓空前绝后的战绩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直接现代,科学家们都很想揭开长弓威力之谜。

我看过美探索频道的一期节目,科学们通过对玛丽罗斯号古沉船里打捞上来的那个时代的英国长弓,基本上揭开了这个神话的技术依据。

首先是长弓的长度占优,约1.5至2米长。弓越长储能性越好,威力越大,这个是大家早就知道的。

其次是长弓的制造材料精良,比如好的长弓拿产自西班牙等地的紫杉木制造,强韧且弹性极佳,以致英王要求外商拿紫杉交税,而西班牙人也曾吃亏长弓亏后砍伐掉紫杉林防止为英所用。从双方对这种木材的态度也可看出,材料性能对长弓多么重要。

但这两条都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前面已经提到储量数据的差距了。不过前述数据仅供参考,因为是拿后世流传的长弓计算的,而这次打捞上来的中世纪优质长弓比这强些,拉力估计可达70公斤左右,但长弓拉力不如高档的复合功也是事实。英国人不过是通过长度和材料尽可能提高木材的性能罢了。如果拿普通木材做短弓,储能还要低很多。

最有趣的是,现代科学家在试验中发现,当长弓使用同样材料造成弓体和箭杆时,竟然会发生一种神奇的效果。慢镜头显示,弓手松弦时,箭杆会发生往返弯曲振颤,且频率使其在穿过弓体时,正好避开弓体。也就是说,别的弓发射时,箭杆和箭羽因为与弓体磨擦,消耗了能量也影响了精度,而英国长弓却没有这个问题。也许英国人不是故意这么设计的,他们不可能懂什么振颤偶合之类的高科技知识,但客观效果却确实如此。

所以,虽然英国长弓的储能性不是最好的,但真正作用到箭体的能量却极高。特别是和弩(即西方人所谓的十字弓)相比,强弩的储能肯定远大于长弓,因为弓只能单臂拉开,而弩可用借腰背腿的力量双臂拉开。但弩箭却是平放在支架上,它发射与木架的磨擦力很大,消耗了不小的能量。这就是英国长弓能达到强弩威力的原因。

更关键的是长弓的使用方法与众不同。别的弓大多是直射使用,随飞行距离能量不断损失,直到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但长弓最经典的射击是45度向上方,飞行前段是动能换势能,后段是势能换回动能,最后靠箭体重量几乎垂直地从天下砸下来,甚至可以射透重甲骑兵的厚甲。现代人拿长弓平射中世纪的板甲,发现它虽能击穿1.2毫米的板甲,但很难穿透当时达到2毫米的正面胸甲,没什么特别神奇之处。但当年英国人拿长弓远程屠杀法国重甲骑兵,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这正是发射弹道不同的缘故,用平射方式是很难理解长弓的威力的。

走高空射道不仅能使箭的最终着速大威力强,也能使射程增加,这个45度弹道最远的弹道连小学生都知道。长弓最远可射400码,以至英王曾下令禁止长弓手在200码击。这个射程肯定是属于弓类中相当可观的,甚至亚洲的复合弓也未必比得上。

长弓真正最强悍之处在于它的发射速度,精确射击点目标的射速通常是6发/分,远射大致瞄准时12发/分,而极限可达15发/分!这个射速不要说强弩,就算其它的弓都差远了。这个惊人的射速主要得益于其相对较轻的拉力(比复合弓小一半噢),合理的人机工程(前臂伸直拉弦至眼部正好36公斤拉力),加上科学的射击流水作业程序(将箭事先插面前土中,取箭拉箭发射一气呵成,频率极快)。特别是大兵团作战时,并不要求弓手瞄准某个点目标发射,而只要求射到敌重兵集群那个范围内就好,因此完成可以省略瞄准的时间。因此以5千弓手,12发/分射速计算,每分钟可向敌重兵集团发射6万支箭,端地是暴风骤雨般的火力,相当于现代战争中机枪对密集敌军的屠杀!

看看实战效果:

克雷西战役中,4万法国重骑兵加6千瑞士弩手进攻500英国骑兵加7000长弓手,前期对抗中弩手落花流水溃散,法方被射杀约15000人而惨败,英军损失不到300人。

金阿库特战役中,法方近4万重骑兵加7千手,而英方只有900重甲步兵加5000长弓手(多数还拉着痢疾,士气不高)。但在英国长弓手暴风骤雨般射击下,法方损失近两万人惨败,英国只死了250人左右。

如此悬殊的事先力量对比和事后一边倒的结果,完全得益于英国长弓惊人的威力,其压倒性优势不容置疑。这样的战例,在冷兵器时代的弓箭使用中从未发生过,也是兵器优势的著名战例。

曾有学者在综合计算射程、威力、射速、可靠性等各因此,得出中世纪后期各种兵器的综合性能对比为:普通弓21分,长弓36分,弩33分,16世纪火绳枪10分,17世纪滑膛枪19分,18世纪燧发枪43分。可见,长弓的性能无愧于冷兵器之王,甚至早期火器亦不能与之相比,直到18世纪的燧发枪才比它更强。

不过,长弓的被淘汰早于18世纪。因为它对射手的训练要求很高。拉力不是大问题,因为它比亚洲复合弓拉力小。但如此快速的连续射击,还是对体力有较强要求,特别是保持精度和速度,需要长期训练。16世纪时英国将领经常抱怨能达到标准的弓手人数较少,还不如拿火枪算了。

总结一下,对英国长弓的威力,我们既不要神话,也不要低估。长弓的储能性远不及亚洲复合弓是事实,但发射出去的箭的威力却接近,特别是靠独特的高弹道发射方式获得了复合弓也难达到的射程和穿透力,超前的面积杀伤原理使之获得了超高的射速,使之在大兵团作战中的威力没有任何其它兵器可与之相提并论。如此威力加上低廉的造价,说它是冷兵器时代的最好的弓并不过分。而亚洲复合弓因为要以较小的尺寸达到极大的储能,所以制造的科技合量更高,这种小而硬的弓使用较费劲,实战中并没有英国长弓那样效果好。

英国的长弓威力很大么?

长弓一般长5英尺(1.5米)左右,大致齐眉,个别的长达1.8—2米,比欧洲常见的4尺弓要长。这是单体弓增强威力的必然选择。为了追求较强的弹力,就必须使用坚硬的材质,不易弯曲,所以必须做得长一些。相比之下,天朝上邦的复合弓由于采用了木、角、筋等复合材料增强弹性,因而不需要那么长。 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长弓的强劲就全靠它了。上好的弓用紫杉木(Yew)制作,坚硬而有弹性。原料出自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沿岸,如意大利、提尔(Tyre,在今黎巴嫩)、克里特岛(Crete,属希腊)等地,尤以卡斯蒂里亚(Castile,西班牙的一部分)的最好。英国国王为此设置了特别关税——每进口一桶欧洲大陆产的葡萄酒,都必须缴纳几条紫杉木坯材。不列颠岛上并非不出产优质紫杉,但数量稀少,被老谋深算的英国佬当作战略资源储备严加管理,不准动用。当黑太子远征西班牙、用长弓打败了当地原始的投枪时,卡斯蒂里亚人竟迁怒于树木,立法严令铲除所有的紫杉。 榆木(Elm)、白蜡木(Ash)、橡木(Oak)等坚硬的材质也是可用的替代品,但性能总归要差一些。选料十分仔细。制作要严谨,但并不复杂,技艺高超的制弓师傅2个小时之内就能做好一张弓。

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

著名的英格兰长弓是中世纪时期英格兰发明的重要武器,实际上这种武器在英法百年战争中也引发军事战术史上的一场革命。不过,追本溯源,英格兰长弓实际起源于威尔士而非英格兰,曾经在在 12 世纪格温特战场上首次发挥显著作用。

据说,它的威力很大,甚至能一箭射穿教堂的大门,使英国人叹为观止。如果去过欧洲的朋友大概会有更深的体会,因为见过欧洲教堂的木门,通畅都是十分的沉重以及厚重的。

从爱德华一世起,英格兰每一个村庄都要为国家的弓箭手部队做贡献。这个做贡献的方式就是根据法律规定,所有农夫每周日都要练习射箭。不过虽然有了发明,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长弓只是在形式上有个大概的样子,直到 1346 年,长弓的规格才变得更加标准化,每个弓箭手携带 24 支箭,其余箭支用手推车载运。这也是武器军事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个弓箭手一分钟内可以射出 10 至 12 支箭,真正做到“铺天盖地”;长弓射程超过 150 码,在 60 码内可以射穿铠甲。伦敦塔内有一座生产弓箭的大型兵工厂,但略具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制弓用的木材都是从法国的吉耶纳进口的。

爱德华三世在讨伐苏格兰期间,骑射手首次亮相。他们每个人携带一支长枪。爱德华三世非常重视弓箭手,他从柴郡专门挑选了 200 名骑射手组成亲卫军。骑射手和重装骑士一同构成了机动性最高的火力输出和最强的防卫力量。

不过所谓骑射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像是蒙古人那样在马上射箭,而是弓箭手在作战时必须下马。此外,还要着重强调的是,弓箭手本质上是防御部队,只有在合适的地形条件下,在面对敌军的冲锋时才能发挥决定性作用。不过在此之前,在英格兰疆域之外,长弓的杀伤力还不为人所知。

介绍一下中世纪中英格兰长弓兵(长短,重量,射速,射程……)和著名战役

威震欧陆的英军长弓兵是怎样炼成的

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大量新型兵种及战术战法不断登台亮相并大放异彩。而这其中,英格兰长弓兵无疑是当时战场上最为耀眼的明星。其在克雷西、普瓦捷、阿金库尔等战役中的出色表现,不仅打破了千百年来骑兵对步兵屡战不败的神话,更严重动摇了西欧贵族骑兵的军事垄断地位,宣告了特权阶层的衰落,进而影响了之后数百年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那么,当时的英格兰是怎样造就这样一支威震欧陆的长弓兵部队的?这个将称雄战场数百年的重甲骑兵掀翻在地的兵种,又为何会在百年战争后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长弓之国:英格兰的“全民练弓热”

当时的英格兰有着独一无二的长弓文化,其全体国民(指男性)都普遍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弓术练习,这就为英军长弓兵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英格兰长弓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时期。作为外来的统治者,威廉极力打压本土盎格鲁-撒克逊贵族的势力,规定盎格鲁-撒克逊的有产者不得拥有骑士装备。

但在当时,弓箭不属于骑士装备,因而也就不在限制之列。

正因如此,长弓虽然并不像盔甲、骑枪、佩剑等骑士装备一样地位尊崇,却成为身份不高者可以合法持有的武装,这就使其在社会中下层人士(不含农奴)中拥有很高的持有量。往后,自亨利一世时期开始,频繁的国内外战争使得英政府对于军队和武器的需求量激增。

1252年,英王亨利三世颁布军备法案,明令规定平民阶层必须置备弓箭、练习弓术,以便在战时从中征调弓箭兵随军出征。

亨利三世之后,历代英王对弓箭和弓术均予以高度重视。日积月累,英格兰便逐渐形成了风靡全国的练弓热潮。因为一直以来,从军征战被认为是贵族的专利。在无法成为主流重装骑兵的情况下,不少普通民众将修习弓术视为改变命运的良途,以便将来作为一名弓兵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毕竟战争年代从军要比务农有前途得多。

爱德华三世时期,专门规定15到60岁的男性公民要在周日及假日前往当地教会参加不少于两个小时的弓术练习,并禁止将时间浪费在除射箭外的其余体育活动上。由此一来,全民练弓便为英军的长弓部队提供了雄厚的兵源。每遇战时,英军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抽选那些身材高大、臂力过人、弓术精湛者从军,从而在短时间内集结起一支庞大的弓兵军团。

精益求精: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然武器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光有兵源、没有武器,显然也无法打造一支劲旅。

英军对长弓及配用箭矢不仅选料仔细,而且工艺严谨。虽然长弓不像板甲、佩剑那样需要量身定做,且制作程序亦不复杂。但在政府严苛的律令之下,英格兰的长弓制造业很快就发展出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工艺规范。

对于长弓的木料,要求为“三指宽,七英尺长,质地均匀平直、没有结节”。对于弓弦的制作,必须使用大麻纤维,避免像肌腱或皮革类弓弦那样易受到雨水的影响。箭杆要使用白兰木或桦木,并“以最高标准打磨光洁,剥去树皮并涂以青漆”。

除去选材极为讲究外,在制作时,英军专门成立监察部门,对制弓匠人的各道程序进行严格检查。例如弓背在弯曲时,理想状态下应该是呈一个等半径的圆弧,故而检查者会仔细查看工匠是否将弓背的宽度和厚度加工成从中段向两端逐渐减小的样式,并以其弧度的流畅与否来判定弓背的优劣。为最大限度降低次品率,政府还严禁工匠在光亮不足的夜间制作长弓,为此甚至专门悬赏,重金鼓励百姓举报夜间制弓者。

正是在这般严格的规范与制度的作用下,制弓匠人对自己的产品不敢有丝毫怠慢,所以每一张英格兰长弓都称得上质量精良。相对地,制弓匠人的收入及社会地位亦颇为尊崇,这反过来又推动了英格兰制弓业的蓬勃发展。

推陈出新:必然的战争规律

长弓战术最早由威尔士人发明运用,但他们只是把长弓作为主力兵团冲锋前进行远程火力投射的一种次要武器。而英格兰则在与威尔士人的战争中意识到了长弓的巨大价值,开始大规模集中使用长弓兵,从而显著改变了欧洲的战争样式。

在与欧洲大陆的主要对手法国人的交锋中,鉴于自身在野战主力——重甲骑兵力量上处于绝对劣势,英军在爱德华三世、黑太子爱德华等优秀统帅的指挥下,创造性地将长弓兵作为核心力量,通过多兵种协调战术来克制法军的骑兵优势。以克雷西之战为例,英军以其全部重骑兵下马,与威尔士长枪手组成正面力量建立战线,其后方及两翼布置长弓兵。

这样长弓兵既能屏护战线侧后,对敌军迂回者实施射击,又可在敌军重骑兵对战线正面实施冲锋时,在其进军线路上进行远程攻击。若敌军使用步兵或轻骑兵实施正面进攻,则英军的下马骑兵便择机上马,以骑马突击冲垮对手。

而与英军相比,法军虽然也对长弓有所研究。但长久以来崇尚骑兵陷阵的传统,致使他们认为弓兵近战能力太弱,故而热衷于使用骑兵发动集群冲锋,在远程火力投射方面仅仅依靠热那亚兵。

然而,这种直射类武器并不能有效杀伤布置在主力战线身后的长弓兵。

在克雷西、普瓦捷等会战中,英军长弓兵只要进入射程,便使“遮天蔽日的豪雨从天国骤降而至”,密集的箭雨很快就驱散了只有轻甲护身的兵。

而当法军重骑兵开始冲锋后,尽管其身上披厚甲,但雨点般的箭矢会大量杀死他们那些防护不强坐骑,从而导致骑兵被从马上摔下,由此使冲锋阵型出现严重混乱,最终能冲到英军主战线上的人寥寥无几。

尽管法军骑兵的表现十分英勇顽强,但在长弓兵箭雨的无情摧残下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百年战争将长弓兵推向了历史的巅峰,使得欧陆传统的贵族骑士军团受到重创。但是,战火也教会了法国人如何改革创新自己的战术战法和武器装备。

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会战中,尽管英军凭借长弓兵再度取得胜利,但在实战中长弓箭矢已经很难击穿对手的板甲。

1453年,在百年战争的谢幕演出——卡斯蒂永之战中,在让·布赫的指挥下,法军使用火器彻底压制住了英军长弓兵,并最终获胜,长弓兵由此开始黯然失色。

此后,英军阵中长弓兵的比例不断减少,越来越多的长弓手也放下长弓,开始练习火器。

进入16世纪,随着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谋生计不得不进入城镇打工,大家在假日一起练弓的场景在英国变得越来越罕见。受此影响,市场日益萎靡的长弓制造业也再无往日的兴盛,不可挽回地走上下坡路。在兵源和装备都难以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长弓兵的发展自然而然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在经历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后,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于1595年正式签署《终止长弓法令》,长弓最终被火器完全取代。

可以说,百年战争催生了长弓的飞速发展,成就了英军长弓兵威震欧陆的军事神话。而同样是百年战争的刺激,西方火器以更迅猛的速度完成升级换代,并最终取长弓而代之,成为战场王者。这或许正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自从《勇敢的心》将英格兰长弓引进中国后,有关长弓威力的传闻就越来越带有神话色彩。其射程从100多米被逐渐增加到了400米以上不说,而且在阿金库尔被长弓射死的法国人也越来越多~前一段时间有为神仙似的人物竟然在他的小说中写出了“200名英国长弓手射死上万法国骑士”的桥段,而且还信誓旦旦的说是事实........我多少对长弓也有一些了解,也接触过实物。在这里将我对长弓的认识和大家分享以下。1.英格兰长弓的实际射程。这恐怕是大家最关心也是分歧最大的一点。英格兰长弓实际上是一类弓的总称,是有不同的分支种类的。如战弓,长弓,猎弓,妇女用长弓和儿童用长弓等。其中前两者是打仗用的,猎弓是打猎用的,妇女用长弓是给女性打猎或健身用的,儿童用长弓则是训练用的(这可不是玩具。精锐的长弓手要从小训练,但小孩可用不了标准长弓,所以才有这种1。5米左右的袖珍长弓)。一般所说的英格兰长弓,实际上是特指战弓而言。战弓也是长弓系列中材料最好,做工最精良,威力最大的弓。我个人使用过战弓,猎弓和妇女用长弓。当然,我的射箭技术非常的差,纯粹是体验+玩票。成绩就不提了,单就使用感觉而言:战弓的弓体是圆柱形的,而不是**中体现的木片型。重量非常的重,想将战弓作到单臂水平端住不动,是需要锻炼的。其开弓力需求最大。以正常人来说,开战弓后想维持稳定并瞄准射击是很难的。猎弓相对轻松一些,但是想开到最大也不容易。妇女用长弓是我唯一开到最大的(呵呵,惭愧),而且弓体明显比战弓和猎弓要轻的多。就战弓的射程,我专门咨询过英国长弓协会。一位叫Odile Adrimet的管理人员给是这样解释的:以采用抛物线原理实现的最大射程而言,在18~19世纪能达到260码的水平,而在14~15世纪可以达到380到400码。也就是说,在长弓的颠峰时期,最大射程也不过350米,而在火枪日益崛起的18~19世纪,由于训练松懈,所以长弓手的最大射程只有230米左右。Odile Adrimet还告诉我,在现代的传统式长弓(指采用古法制作,不用任何现代工具和合成材料造成的仿古战弓)射击最远记录是在2005年由一个叫Simon Stanley的射手创造的。成绩是378码。考虑到现代人的体质远比14~15世纪的人要强的多,所以相信400码也就是一切长弓的射程极限了。至于瞄准射击的有效射程,Odile Adrimet表示这并没有具体的成绩,因为这完全取决于每个射手的自身技术水平。而比较有参考意义的就是在14~15世纪,长弓部队的选拔标准规定,射手只要能射中200码外的人型靶就算合格了。想来平射距离不会超过180米的。2。长弓的射速。长弓的射击速度快,这也是很多人所津津乐道的。那刨除**和文学作品中的修饰,长弓究竟能射多快呢?应该说长弓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最大射速”,因为根据射击的距离变化和抛射与平射的不同,长弓的射速自然也不一样。平射需要瞄准,所以平射射速肯定不是射手体能上所能达到的最快射速,而最大距离上的抛射最消耗体能,所以射手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体现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一般来说,最大射速都是取200~300码之间的成绩。Odile Adrimet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合格的长弓手可以做到17发/分的射速,不过这是突击射速,维持不了几分钟。稳定的持续射速是7发/分钟,一个训练有素且体能充沛的长弓手可以以这个速度维持射击20分钟(不过通常情况下在射手的体能消耗光之前,箭已经先用光了~)。至于目前最快的射速纪录是24发/分钟-----当然,这也是爆发射速下的成绩----。一个有趣的细节是,Odile Adrimet说对于长弓射手来说,在射击过程中,真正吃力的是端弓的手臂,而不是开弓的手臂~3。长弓的穿甲能力。我一直认为那些关于长弓的穿甲能力是以胡扯的居多。例如有人说长弓可以将骑士铠甲射个对穿,还有人说长弓可以在200米外穿透板甲等等。我觉得这简直是神话,长弓再怎么厉害也还是弓箭,不是来复枪。就算采用最重的穿甲箭,也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杀伤力。根据〈〈阿金库尔〉〉一书中的描述,法国骑士大多都是因为坐骑中箭,摔到地上爬不起来时,被英国步兵干掉的。这到是比较可能的。这个问题我也咨询了Odile Adrimet。他对我的看法也表示同意。按他的说法。战弓在使用穿甲箭时,在14世纪可以射穿100码距离上的铠甲(不是琐子甲),到了15世纪之后,就只能射穿50~60码上的铠甲了。造成这个变化的原因铠甲工艺的改进。当时在现场有一副步兵胸甲(据说是某展示馆中的展示品,正送来保养),样式和克伦威尔时代的类似。我问他能否射穿时,他说:“40(码)?50?could be~”Odile Adrimet还提起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长弓射出了重箭,就算射不穿铠甲,光靠砸的,也能将人砸伤~呵呵,想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毕竟箭也是很重的。总而言之,尽管长弓是一种很有威力的武器,在历史上也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以至于近代军事英语中“火炮”这个词就是来自长弓。但是任何神话/吹捧长弓的行为都是对其真正作用的一种亵渎。

文章标签: # 长弓 # 英国 # 威力